農業供給側
近年來,我國農業農村發展取得了顯著的成就,但也存在著諸多矛盾和難題,新形勢下農業的主要矛盾已經由總量不足轉變為結構性矛盾,主要是在供給側,這就要求我們必須堅定不移地把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作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我國農業政策改革和完善的主要方向。2017年中央一號文件把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作為工作主線就是一個信號。各地也紛紛出臺了農業供給側改革實施意見。何為“供給側改革”?簡單來說,“供給側”與“需求側”相對應。需求側有投資、消費、出口三駕馬車,三駕馬車決定短期經濟增長率。而供給側則有勞動力、資本、技術與制度四大要素,這四大要素的改進本質上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決定中長期的潛在增長率。從這個意義上說,“供給側改革”是長期問題,需要做深層次的制度規劃和長期調整的準備,經濟好的時候要做,經濟不好的時候也要做。
20萬元
44畝
3萬元
64畝
10萬元
2000平米
260萬元
5000平米